期權基礎分享 (5) 引伸波幅 V.S 歷史波幅

我們知道引伸波幅和歷史波幅是有分別的。

引伸波幅是市場對未來的預期波幅,如以恆生指數波動指數 (VHSI) 現時的16.57 為例,市場預期恆生指數會有± 16.57 % 年波幅,若以現時27409 點作基準,即是恆生指數年內高低水平會大約在22868 至31950 左右。這個年波幅如除√12,即是月波幅大概為4.78 % 左右。

而歷史波幅就是市場真正走過的波幅,兩者分別就是己發生和未發生。

理論上,歷史波幅與引伸波幅不會有很大的差別,畢竟市場不會一下子由低波幅就預期將來會發生大波幅,除非有一些重要的大事即將發生,使兩者出現分歧。

例如在重要的經濟數據發佈前,如果市場未有共識,會出現交投平靜的情況,歷史波幅就會偏低,但若同時有投資者買入期權作對沖,引伸波幅就會被市場抬高,使其和歷史波幅出現分歧。

而這種分歧只要大到一個程度,就可以慱市場太過高估/低估將來的某件事件而最終會被修正。

我們雖不可交易VHSI,但可交易其期貨,雖然現在交易量還少。

下圖是由2001年1月至2017年8月的恒指波幅指數-恒生指數30天歷史波幅數據,可見當中最大的數字(波幅指數比歷史波幅數據高的情況)是29%,當中最少的數字(波幅指數比歷史波幅數據低的情況)是39%,平均差別是3%(波幅指數比歷史波幅數據高的情況)。









由此可見
(1) 當市場出現分歧時,幅度可以很大的
(2) 波幅指數經常比歷史波幅高 (市場預期的未來波幅經常比歷史高)

而比較有值傅率的是當波幅指數低過30天歷史波幅數據 5點 至10 點 時,如果我們買入波幅指數期貨,10日內平均可升 8 點,而平均會再跌3 點,我們可預期以賺2.6 賠1的局面 ,但其實在4137個交易日,只有2% 的時間是波幅指數低過30天歷史波幅數據 5 至10 點。
而當波幅指數低過30天歷史波幅數據 10 點或以上時,我們可預期10日內平均有14點的反彈,但同時都有平均9點再下跌的空間。

當波幅指數高過30天歷史波幅數據 20點或以上時,10 日內下跌的幅度平均可達17點,而再上升的平均幅度只有4點,是非常大值傅率的,雖然這種市況只有0.2%機會出現。

因為波幅指數期貨有高低水問題,長期持有有機會轉倉蝕水,所以只建議速戰速決(例如10日內),而因波幅指數在高位再爆升的可能性比在低位再暴跌的可能性大,所以當沽出期貨時,可考慮沽出近期,同時買入遠期,雖然不能食盡整個跌勢,但至少減少再爆升的爆倉可能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tg group 分享 signal

07/04/18 Long Short Signal

06/15/18 Long Short Signal